碘伏的消毒原理是氧化细胞原生质蛋白的活性基团。不同浓度的碘伏有不同的效果。消毒伤口可以用浓度约为0.5%的医用碘伏治疗。详细介绍了碘伏的正确用法。
1.什么是碘伏
碘伏是元素碘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无定形组合。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溶解和分散9%~12%的碘,此时呈紫黑色液体。然而,医用碘伏的浓度通常很低(1%或更低),呈浅棕色。
2.医用碘伏
医用碘伏的浓度通常约为0.5%,主要是皮肤的消毒,它直接作用于皮肤的伤口。对于使用频率,建议每天使用一次。如果使用太多次,很容易导致伤口变得太干。如果伤口比较大,你担心感染,可以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两次。使用碘伏消毒的具体方法是将适量的碘伏浸泡在无菌棉絮或医用棉签中,并从伤口中间开始绕圈涂抹。不要反复擦拭涂抹的地方,以免在已经涂抹消毒的地方再次感染。如果棉签或棉签不够用,建议扔掉,用消毒的新棉签替换,不要重复使用同一个棉签。
3.碘伏消毒原理
碘伏灭菌是通过氧化细胞原生质蛋白的活性基团并与氨基结合来进行的。这是一种使致病氨基酸和酶变性的方法。碘伏的成分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元素标准的组合。我们通常使用浓度低于1%的医用碘伏。它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一些疾病和害虫。
4.碘伏消毒溶液的适用范围
碘伏杀菌作用迅速,毒性低,广泛用于注射前皮肤的消毒,手术前后皮肤伤口的消毒,眼睛、口腔、肛门等娇嫩皮肤的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和其他一般损伤。碘伏还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真菌感染等。
由于碘伏消毒有效且使用方便,各大医院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消毒溶液,如碘、酒精、红汞和紫水晶。碘伏成为主要的消毒溶液。
虽然碘伏已在医院广泛使用,但非医务人员对碘伏了解不多。人们经常来医院开碘酒、红药水、紫水晶等。作为家庭备用。事实上,可以用碘伏代替。
0.5%碘伏可用于口腔炎的漱口水;
2%碘伏用于手术中手部和其他部位的消毒皮肤。
0.5%碘伏用于阴道炎的冲洗治疗。
餐具消毒用0.05%碘伏;
5%-10%的软膏或栓剂用于治疗炎症或溃疡;
0.1%碘伏可用于不锈钢或镀铬医疗器械消毒;
5.碘伏的稳定性
碘伏具有快速杀菌作用,但稀溶液不稳定,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
6.碘酒(也叫碘酊)和碘伏的区别。
碘的酒精含量高,刺激性大,不能用于伤口、眼睛、口腔和肛门等敏感皮肤。然而,碘伏不含酒精。它可以用于任何脆弱的皮肤和伤口,比碘酒好。
碘酒使用时要用75%酒精进行脱碘,否则会烧伤皮肤。而碘伏可以直接涂擦,不用酒精脱碘。